设计流程
前期调研:通过与企业高层、员工进行访谈,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、经营理念、文化价值观等,明确企业的核心诉求。同时,收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信息、市场定位等资料,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。对目标市场进行全面调研,包括消费者的年龄、性别、消费习惯、审美偏好等,以便设计出符合目标受众喜好的 VI 系统。例如,针对年轻时尚消费者的品牌,在设计风格上可能更偏向潮流、活泼。分析竞争对手的 VI 系统,找出其优势和不足,确定本企业 VI 系统的差异化竞争方向。比如,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,各品牌通过独特的标志、包装等 VI 元素来展现自身特色。
制定设计策略:基于前期调研的结果,确定企业 VI 系统的设计目标和方向。例如,如果企业希望提升品牌的高端形象,设计策略可侧重于简洁、大气的风格。根据企业的行业属性、文化内涵等,制定 VI 系统的整体风格,如科技行业可采用现代、简约的风格,文化艺术行业可偏向创意、个性化的风格。明确 VI 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设计重点,如标志设计要突出独特性,标准色选择要符合品牌个性等。
创意设计阶段:设计师根据设计策略,运用各种设计手法和技巧,进行标志、标准字、标准色等基本要素的创意设计。这个阶段可能会产生多个设计方案,经过内部讨论和筛选,确定几个较为满意的方案。对选定的标志、标准字、标准色等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,使其在视觉上更加和谐、美观,同时确保其在不同尺寸和应用场景下都能保持良好的识别性。将基本要素进行组合搭配,设计出多种不同的组合形式,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。例如,标志与标准字的横排、竖排组合,以及在不同背景下的应用效果等。
应用设计阶段: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,将基本要素应用到办公事务用品(如信封、信纸、名片等)、产品包装、广告宣传、企业环境(如办公空间、店铺装修等)、交通工具、员工制服等各个方面,进行全面的应用设计。在应用设计过程中,要确保 VI 系统的一致性和连贯性,使企业的视觉形象在各个接触点上都能得到统一的呈现。对应用设计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,确保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。例如,检查产品包装上的标志和色彩在不同印刷工艺下的呈现效果,及时进行优化。
审核与确定:将设计完成的 VI 系统提交给企业高层进行审核,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。根据审核意见,对 VI 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,直到企业高层认可并确定最终方案。
编制 VI 手册:VI 手册是企业实施 VI 系统的重要依据,它详细规定了 VI 系统中各个要素的使用规范和标准。手册内容包括基本要素的详细说明、组合规范、应用示例等,确保企业在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能够正确使用 VI 系统,保持视觉形象的一致性。
注意事项
保持一致性:在整个 VI 系统设计过程中,要始终保持各个要素之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,避免出现风格不一致或相互冲突的情况。无论是标志、标准字还是标准色,都要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保持统一的视觉形象。
注重实用性:VI 系统的设计不仅要美观,还要具有实用性,能够在实际的生产、经营活动中得到有效应用。例如,标志的设计要考虑到在不同材质、尺寸和制作工艺下的可实现性,避免过于复杂的设计导致制作成本过高或难以实现。
适应发展需求: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VI 系统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,能够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。例如,随着企业业务的拓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,VI 系统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更新,因此在设计初期就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。
尊重文化差异:如果企业的业务涉及到不同的地区和文化,在 VI 系统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的影响。例如,不同的颜色、图案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,要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误解或反感的元素。
加强沟通协作:VI 系统设计需要设计师、企业管理人员、市场营销人员等多个部门和人员的密切协作。在设计过程中,要加强沟通与交流,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,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充分体现企业的需求和目标。
保护知识产权:在 VI 系统设计完成后,要及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,如商标注册、版权登记等,以防止他人侵权和模仿,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。
通过遵循科学的设计流程和注意以上事项,企业可以设计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的 VI 系统,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。
【声明】本文章系本站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